2014年以来航天事故频繁发生,出行安全成为人人讨论的话题,航天电连接器的质量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航天系统工程的成败。
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许多国家重点系统工程将陆续上马,例如探月等空间技术需研制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用于卫星、飞船、空间站工作的高真空分离电连接器、高真空密封电连接器、宇航服电连接器、太阳能帆板电连接器和高密度、高可靠、小型化的高速数据电连接器等,这些都为发展中国特色航天电连接器迎来了新的机遇。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发展中国特色航天电连接器的进程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加强标准化管理刻不容缓。航天系统工程必须按型号编制《元器件优选目录》,经过调查研究、历年来可靠性筛选试验和实际使用结果,将质量稳定可靠的电连接器列入目录,淘汰一些 性能落后、制作粗糙、质量低劣的产品。特别是在型号研制初期一定要做好航天电连接器的标准化、系列化工作,要聘请专家对优选目录进行评审。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研制初期不重视此项工作,在随后研制过程中,甚至产品定型后,必将后患无穷。使用单位在组织采购和选用航天电连接器时,必须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并保持高度的警惕,必须在型号选用的初期,从管理制度上严加控制防范。
联捷电气认为满足航天电连接器小型化、高密度、高可靠、多功能等要求,航天电连接器专业生产厂必须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调整行业内部的产品生产分工布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特别是要提高品牌意识,重点发展名优产品,逐步淘汰低端落后产品。失效是供需双方的“宝贵财富”,通过失效分析,可找到改进设计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科学依据。因此各单位必须建立一支经验丰富、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失效分析专业队伍。
从历史上看,我国航天电连接器的应用是“需求推动发展”。这些专业生产厂建厂之初,都始于型号配套需要,以仿制国外同类产品为主,形成我国特色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十分有限。航天电连接器行业的产、学、研结合较差,大专院校设立的电器应用专业缺乏独创的基础性应用研究。为此,必须改变目前学校和科研院所研究课题与生产厂实际和用户应用距离甚远的现状。从事连接器电接触理论研究的高校,应更多地研究解决航天系统工程电连接器应用中的许多实际问题。目前许多航天电连接器选用的都为企业标准,其中许多技术指标规定尚缺乏科学验证,若高校和科研院所能和生产厂家联合开展产品性能摸底试验、鉴定试验、可靠性增长试验等,必将大大提高航天电连接器产品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